专题
Beat Generations: 一代更比一代强 —— Hip-Hop制作的变迁
文 / 大昊
“长江后浪推前浪”这句谚语基本在任何领域里都试用,在Hip-Hop里也一样。虽然Hip-Hop每过一段时间都会出现很大变化,如果听一个人现在和五年前的作品,也会很不一样,但是你会发现很多元素都是薪火相传的。新一辈人听着老一辈人的歌长大,学习着大师的技法,模仿着,不断钻研。但是最厉害的制作人都有一个特点 —— 永远不知足于模仿。他们甚至不知足于模仿自己曾经成功的风格。在继承经验和理念的同时,他们永远在用超人的创造力和永不满足的热情不断推动着Hip-Hop音乐的前进。不断给听众以无限的新鲜感。
我认为Hip Hop制作人可以大致分为五代,这不仅是以时间划定,也是以风格特点划定的。以下,我会用几个最具代表性和创造性的例子,以点带面,来大致勾勒几代”Beat Generations”的特点还有他们之间的联系。
第零代:雏形时期
代表人物:James Brown, Sylvia Robinson
时间:——1980s初
James Brown怎么会在榜单上?他不是Funk歌手吗?不过别忘了,JB和其他优秀的Funk和Soul艺术家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Hip-Hop音乐的基础,构成了Hip-Hop最重要的元素。James Brown的“Funky Drummer”中疯狂的鼓点你可以在成百上千首歌中听到,而他沙哑的嗓音更是出现在成千上万的Hip-Hop歌曲中。我就不一一列举他的贡献了:James Brown | WhoSampled。
James Brown当年可能不会想到自己不仅会变成Funk教父也会变成Hip-Hop教父。当年好像只要你取样James Brown就是Hip Hop了,不需要有什么创意。因为那种扎根于Ghetto的脏兮兮充满激情的声音实在是太适合嫁接在同样源自社会底层的Hip Hop上了。DJ Premier在评选自己觉得最伟大的制作人时也毫不犹豫的让他上榜。
说到给Hip Hop奠基的音乐人实在太多了。因为Hip Hop就是一种以采样为基础再创造的音乐,所以任何被采样的艺人都对Hip Hop作出了直接的贡献。比如Isaac Hayes, BT Express, Al Green等等都是贡献采样的大户。当然还有不少Disco乐队,比如Chic。还有那首间接开创Hip Hop历史的“Good Time”。
然而,1980s初取样James Brown的风潮还没有开始。最初的Hip Hop可以说就是在Disco上面说唱。因为MC都在各种夜店里作现场的表演,经常是在DJ所放的现有音乐上说唱,也基本都会突出派对和欢乐的路线。而连The Fatback Band 和 Herbie Hancock 这样的大艺术家也来追赶这Disco Hip Hop风。Herbie Hancock整了一堆大牛DJ做成了“Rockit”。而Fatback Band早就在 “King Tim III”说唱了。这首歌是第一首发行的说唱歌曲,比“Rapper’s Delight”还要早。
说到标志着Hip-Hop诞生的歌“Rapper’s Delight”,就要提到Sylvia Robinson。当时,Sylvia Robinson作为Sugar Hill Records的女老板请了一个乐队来演奏改编的”Good Times”,还有几个业余rapper来说唱,就做出来了这首开创一个新流派的歌曲。这样的制作在后来的Hip-Hop领域其实并不具有太大代表性。不过在当年,这样的Disco-Inspired的乐器演奏作为说唱伴奏可以说是颇具规模。比如Sylvia制作的Grandmaster Flash & Furious Five 的那些歌都有这样极其相似的特点。但是后来大规模的乐器演奏复兴则要等到Dr. Dre 的G-Funk时代。
“Rapper’s Delight”的深入介绍:第一首说唱:Sugar Hill Gang
还有这个,最好的翻唱版本:Brian Williams Raps Rapper’s Delight 没错就是吉米·法伦秀
总体来说,Sylvia Robinson的制作就是将Disco和说唱融合在一起。因为她成立Sugar Hill之前就是演唱、制作Soul和Disco的音乐人,这样的融合是相对成功的。她确实稳定了Hip Hop作为一个单独音乐流派的地位。不过这时的Hip Hop还显得单调,很大程度上靠着伴奏里的Disco元素存活着,很大程度上都是属于一个纯粹的为party而生的现场音乐形式,因为都是直接在很多歌上说唱,也没有自己的特色。这也是为什么把这些Hip Hop先锋们定义为“第零代”。
第一代:黄金时期
代表人物:Marley Marl,Rick Rubin,Bomb Squad,EPMD, Paul C
时间:1980s
然后我们就进入了Hip Hop的所谓“黄金时代”。这个时代以Hip Hop文化的突飞猛进著名。因为相对远离企业巨头的商业利益影响,这个时期的Hip Hop都能专注在创造发展上。一个主要的思想就是比谁作出的东西更“Fresh”,而不是挣的钱更多。这一代人让Hip Hop走向主流,让Hip Hop有了与众不同的特色,而不再被认为是Disco的另一个变体。
而这样的背景下,出来了LL Cool J, Beastie Boys 和Run-DMC 这样的说唱明星, 几个大腕背后是一个叫Def Jam的厂牌,而这个Def Jam背后的制作人叫Rick Rubin。
Rick Rubin本身是一个朋克迷,自己就组过朋克乐队。后来他被Hip Hop这种粗犷有力量的音乐吸引了。后来他结合摇滚鼓的编排,把Hip Hop的粗犷发挥到了极致。他抛去了初期Hip Hop那些腻人的旋律。一个轰鸣的808 鼓机,几下Scratch,几个愤怒嘶吼的rapper,没错,那就是Rick的风格。
Rick最近也制作了不少Hip Hop歌曲,比如“Berzerk”就是赤裸裸重现他在1980s的时期。它的反响并不是很好,这是情有可原的,这已经不是他的时代了。这样没有什么创意的复古并不讨好。你可能会问,既然他的风格和现在的Hip Hop如此不同,Rick这样简单粗暴的制作理念是怎样影响后面的Beat Generation的呢?Hip Hop是一个基于鼓的音乐。鼓的音色和编排对Hip Hop至关重要。但首先是Rick Rubin把Hip Hop 中的鼓无限放大并且优化。所以你才能看到后面的制作人对鼓的精益求精,在各种稀有的歌里面找Drum Break,在强调鼓的同时(统治Hip Hop的Boom Bap声音最初的样子),不断开拓鼓的音色。Rick Rubin也让Hip
Hop和摇滚有了第一丝联系。
当然Rick Rubin的制作统治了80s中期。他的成功几乎影响了那个年代所有的Hip Hop制作人,包括Marley Marl。看看1986那首“The Bridge”,和Rick Rubin的思想一样,就是完全靠一个鼓和scratch来支撑全曲的。不过这首“The Bridge”也是极其不同的,展现了Marley Marl作为一个顶级制作人十足的创造力。
“The Bridge”深入介绍:皇后桥之歌:MC Shan – The Bridge
“The Bridge”的意义在这里就不再深入探讨了。同样是“Impeach The President”的鼓的编排,孕育出了一年后的“Top Billin”成了Brooklyn颂歌。还有后面不计其数的跟随者。不过,是Marley Marl对采样的挑选和编排又让Hip Hop上了一个台阶。
而和Marley Marl 与 Rick Rubin的简单有力风格不同,Bomb Squad把制作带到了另一个极端:他们用层层累积的采样在beat中构成了弹幕一样浓厚的“噪音”。这就是那个年代的魅力,那个年代的想象力,我们能看到这样天差地别的风格同时被人创造出来。这也是第二代制作人的特点,体现了极大的多样化——或者把第一代的制作简化,或者复杂化,把重心从器乐演奏完全转移到了采样。当然Rick Rubin Def Jam时代后取样的大量使用也跟取样器的发展密不可分。1986年 E-mu Sp12 的上市让Hip Hop有了质的变化。
在这个时期还要提的一个名字,Paul C。这个名字肯定为大多数所陌生,他1989年被枪杀时年仅24岁,但他却已经为Hip Hop的发展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他参与了当时许多Hip Hop专辑的制作,包括整个Ultramagnetic MCs专辑Critical Beatdown。这张专辑也因为它当时在声音上的极大创新而成为Hip Hop历史上的经典。他也曾成为Large Professor的老师。但是他作为一个没有合同的独立制作人时常没有得到应有的credit。Paul C, Rest In Beats.
第二代:经典时期
代表人物:Da Beatminerz,DJ Premier, Pete Rock, Dr. Dre,Q-Tip,Prince Paul,Organized Noize
时间:1990s
进入到了90年代,采样制的技术已经成熟。也基本成为了Hip Hop制作的标杆和标志。随之,涌现出了一批十分出色的采样制作人。但是即使都是以采样为基础,都是踏着老一辈制作人的足迹,有一些制作人仍然在这之中有着非常有创造力的突破,每年都有很大不一样,每个代表性的制作人也发展出了不一样的风格。
对于DJ Premier, Pete Rock, Q-Tip,Prince Paul这些风格迥异的采样制作人也有不少共同点。首先他们把样本选取的领域无限延伸,不再盲目追求”Funky”的感觉。在其他人都还在没完没了取耳朵都听出茧子的James Brown, Kool & The Gang的时候,他们已经把目光放到了那些被堆在角落满是灰尘的Rare Grooves上了。在1990左右这样的寻找rare grooves的竞赛就开始了。看看DJ Premier,他 1989 年的 “Manifest” 就已经开始取”A Night From Tunisia”了。可以说是Jazz Rap时代的前奏。Pete Rock同样如此,最早的那一张All Souled Out取样已经是rare到不得了。同时,他们还都敢取别人别人做梦都不会用的样本。Prince Paul所在的De La Soul用稀奇古怪的取样和稀奇古怪的歌词让人意识到Hip Hop的无穷可能。Prince Paul的那首”Transmitting Live From Mars“开了Hip Hop取迷幻摇滚的先河,还有那段不知道从哪儿来的法语独白。Tip的”Can I Kick It“同样是取了Lou Reed的经典。等等等等。你可以说继Rick Rubin还有DMC他们又把Hip Hop和摇滚嫁接在了一起,不过这次的组合方式完全不一样了。一个字形容这帮人的sample选取就是一个”敢“。
第二个共同点就是他们对Sample的处理和编排都十分精准到位。首先看Premier的”Speak Ya Clout”, “Soliloquy of Chaos” 当然还有”Mass Appeal“。Sample的截取和摆放都只能用拍案叫绝来形容。充满了灵感。不愧是各种权威公认的历史最佳Hip Hop制作人。Q-Tip把不温不火爵士取样的顺滑玩儿到了极致。Q-Tip 做的 Low End Theory 是我眼中最棒的采样制作专辑,看看每首歌几个取样的简单到位的结合,完美至极,就像是几块拼图牢固地拼接在一起,却展现出了和每块拼图都不一样的场景。为什么叫Low End Theory? 因为Tip着实把bassline玩儿到了极致。从一开始的“Excursion”,一个翻滚的bass就奠定了整张专辑groovy、丰满并且充满了灵动的soundscape。Dr. Dre则是极富远见的抛弃了常规的直接采样制作。他把各种采样重新用器乐弹奏然后录制,让他的制作与众不同的新鲜而且Funky。这也让他成为了整个西海岸G-Funk时代的开创者。
在90年代,Boot Camp Clik的制作对Hip Hop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。他们那种肮脏阴暗直接的声音和东岸硬核说唱的暴力美学完美结合,拥有致命的吸引力。这样的坏处也很明显:他们让几乎整整一代地下制作人都听起来像Black Moon像Smif-N-Wessun。当然也有率先跳出这个思维定式的例子,在下一部分会讲到。
放眼在南部,Organized Noize给Outkast和Goodie Mob的制作也逐渐让亚特拉大的南部说唱进入主流。他们的制作可以说结合了东西岸制作风格的精华,既把西岸Funky的乐器演奏带入了音乐,也有一种东岸的粗犷感以及攻击性。而他们的制作也是不拘泥于形式的,比如1994年的那首“Funky Ride”。他们的精良制作让南部Hip Hop终于稳稳站上了Hip Hop的版图,也为以后南部Master P, UGK, Three 6 Mafia等领衔的汹涌的扩张打下了基础。
现在的Hip Hop制作人没有哪个会不熟知DJ Premier, Pete Rock,Da Beatminerz的大名。还有专门叫Low End Theory电子音乐节,可见这些人的制作不仅在影响Hip Hop圈子的发展。也影响了其他领域,包括数不胜数的电子制作人。比如Four Tet, Daedelus, Boards of Canada等等,这些都是后话了。当然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忘了DJ Shadow这样开了Instrumental Hip Hop先河的巨匠。他们把取样制作从说唱音乐中独立了出来,充分证明了取样的艺术性,完全靠取样也可以营造出一个全新的音乐世界。
可以说,在第二代制作人活跃的时期,纯采样制作的Hip Hop已经达到了顶峰。各个区域的Hip Hop制作也出现了各自比较鲜明的特征。
第三代:转型时期
代表人物:Madlib, J Dilla, El-P, Prefuse 73, Massive Attack, The Neptunes, Timbaland, Kanye West
时间:2000s
“这是最好的年代,也是最坏的年代。”这句话十分适用刚迈入千禧年的Hip Hop音乐届。很多的人认为这个年代的Hip Hop青黄不接。Hip Hop刚从90年代的巅峰时期走来,逐渐衰弱,受到了大资本的侵蚀和垄断,主流Hip Hop变得不堪入耳。如果是几年前,有一个十分固执Old School思想的我可能会同意。但是现在回顾这个年代,这样的说法绝对是过于片面了。
首先在主流Hip Hop界,也有很多家喻户晓但也十分具有开创性的制作人。比如The Neptunes二人组还有Timbaland的制作就都很有自己的特点。他们都没有将制作依赖于取样,而是去定义一种十分新潮,更加流行,更加活泼的Beat制作风格。他们的制作也有很多Cross-over,经常与很多流行歌手合作,在Hip Hop歌曲里加入很多抓人的副歌等流行元素,这也让Hip Hop继New Jack Swing时代之后进一步与流行音乐融合。
除了这一派,很多杰出的,新一辈的采样制作人继续在传统的风格加入新鲜的,独特的元素,延续采样hip hop的香火。比如凭借Little Brother的The Listening (2002)还有remix 专辑God’s Stepson(2003)走向聚光灯和讲台的9th Wonder。比如凭借在Jay-Z的厂牌Roc-A-Fella唱片的兢兢业业走向成功的Just Blaze。还有也不要忘了,在2001年中Jay-Z的The Blueprint抢眼表现一炮打响的Kanye West。他们都在2000s初期开始上坡,并且用传统而有新意的手法定义了这整个年代的Hip Hop声音。
上述的这些大名鼎鼎的人物想必很多人都很熟悉了。值得一提的是,Jay-Z 2003年的一张黑专辑就集结了所有这些大名,可以说浓缩了2000时代Hip Hop音乐的精华,也毫无疑问体现了杰斯大叔在Hip Hop圈子里的统治力。
与此同时,很多人没有注意到的是,恰是在这个时候,诸多美国的地下艺人开始展露头角,比如最优秀的J Dilla就是这个时代最有影响力的角色之一。这个年代划分也许有争议,不过Dilla的Slum Village生涯虽然都在90年代,但是直到2000年 Fantastic Vol. 2才正式发行。他主要的作品比如Welcome 2 Detroit, Ruff Draft, Donuts, The Shining也都是2000s发行。毫无疑问,J Dilla作为制作人的遗产是从00年代开始被人所全面接受认可的。
从J Dilla早期的作品可以看出,他和当时所有的制作人一样都受到了很多当时Boom Bap潮流的影响。比如他在Funky Cowboys, 早期Slum Village还有给其他地下rapper的制作都是十分的脏,低沉,加上撕裂的鼓,就像Da Beatminerz一样的风格。这样的声音也慢慢变成底特律Hip Hop的长久特色之一。但是,为什么说J Dilla伟大,当然是因为他在之前的元素里加上了自己的创造。从Slum Village时代开始,他就开始把合成器加入Boom Bap,把老旧传统的风格做的弹跳感十足,他不停的追寻着多样化的音色。简单来说,他音乐的思路总是直接了当的,即继承了传统:一个循环的采样,一个鼓,一个bassline;又把这三种元素中的每一种都处理的无可挑剔,并且充满了创意和想法。而Donuts那张专辑突然完全跳出了这个基本模式,他用一种毫无约束的制作方法,给采样Hip Hop带来了新的可能。
而奇妙的是,J Dilla对Hip Hop制作的开创性贡献也反过来影响了他当初的“老师”。
Da Beatminerz的Evil Dee说到:“这个哥们是个天才啊!他吃喝拉撒睡都是围绕着做beat。很多人试图用软件模仿他做的那些东西。但他都是徒手做的。他用那种老的方法-我和Walt的方法-去处理采样。现在很多人都用很多的软件但还是不能成功模仿他的声音。”
Mr. Walt评价“Stakes is High”:“这伙计不可思议,我不明白都发生了什么,但他真的是不可思议。”
另外一个不得不提的地下制作人就是Madlib了。别看他现在玩儿的出神入化,之前他也有一个学习进阶的过程,他也在采访中这样说:
“在还是个孩子的时候,我只是去模仿我听到的东西。事实上,我只是在听那些我喜欢的制作人,像45 King,Marley Marl。然后我试图去做他们正在做的。”
如果听听那时候他给Tha Alkaholiks的制作,也是十分传统的Old School Boom Bap。在Lootpack里他的采样制作开始有了一种玄幻奇妙的感觉,这也得益于他对取样的独到选取。但是,同样是从2000年的The Unseen 开始,他的开创性可以说才开始完全体现。他继续沿用这个诡异的Quasimoto的alter ego,并且做着一种非常Shroomy的音乐来配合Lord Quas的说唱。让这张专辑都充满了迷幻气息并独一无二的感觉。
这时候,El-P也从90年代 Company Flow的阴影了走了出来。一开始的Company Flow也有一种很Heltah Skeltah的Nocturnal的感觉。可见Boot Camp Clik制作对他的影响。可到了2002年的El-P solo专辑Fantastic Damage, 就可以看出他的风格已经发生了一个飞跃。到了后面的几张专辑,他的制作也不断更新。这体现在他开始用更多的器乐,合成器制作来搭配或者替代之前处于核心位置的取样。这给了他的制作一种非常新鲜的未来感。
而这个时候,跨过大西洋,英国的Trip-Hop也在崛起。从Tricky的Maxinquaye开始,到1998年的Mezzanine可以说是对于Trip-Hop最重要的一张专辑。Massive Attack将这种迷幻,Down-tempo,bass-heavy的类Hip-Hop音乐发扬光大。
这个时候的中国大陆,Hip Hop也正式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。各种音乐人也开始学着美国的Hip Hop来表达自己。2000年标致着第一个著名的中国本土说唱组合的诞生,
综上,虽然不可否认,Crunk,Trap,派对音乐等相对单调的Hip Hop风格占据了电台和主流媒体的大部分空间,其实2000s的Hip Hop制作人其实是以一种非常明显的多样化为标致的。
第四代:融合时期
代表人物:Flying Lotus, Knxwledge, Four Tet,Shabazz Palaces,Clams Casino, Kanye West
时间:现在
我一直对于Hip Hop的未来充满了期待。现在的Hip Hop制作人的风格早已不能用地域来定义了。听到一个beat也很难直接确认它的出处。地域的界限早已模糊。进一步说,我认为现在真正有创意的Beat Generation也已经不能简单用Hip Hop来定义了。很多新晋制作人都毫无疑问的从Hip Hop历史的土壤中吸取养分,但他们更从更广阔的音乐世界里汲取灵感和素材。流派的界限也已经模糊。
近期挑战流派界限最著名最大胆的例子可以算是Kanye的Yeezus了。虽然他的音乐历来不循规蹈矩,但这从天而降的一张Yeezus还是瞎了很多歌迷的狗眼。一开始我也不是很接受这张专辑,主要原因觉得是他对多种元素的揉捏混合还是过于直接生硬了。但再回首,他的专辑着实是无比重要的。无法将Kanye和Death Grips, Dalek历来的工业Hip Hop比较,因为拥有如此大影响力的Kanye的风格突然转换才是对目前Hip Hop僵硬停滞状态一个大大的反击。Yeezus在音乐上挑战了太多人的固有Hip Hop观念,这也是它在评论界好评如潮的原因。
Hip Hop多年积淀下的遗产早已扩张到了更广的音乐世界。Flying Lotus可以说是当下最炙手可热的电子制作人之一。就如同他2010年专辑的名字,毫不扩张的说,他的音乐可以带你进入到另外一个宇宙。但Flying Lotus同样有一个较为不为人知的过去。他05年的那张July Heat确实听着舒服。但是通篇难逃两个词:”Dilla Copycat“。签约Warp之后,他开始拓展自己的soundscape。从类似Instrumental Hip Hop的音乐慢慢做到了IDM, Glitch-Hop,Wonky。他在Prefuse 73的电子Hip Hop基础上进一步延伸。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路线,用电子的方式将自己身上Coltrane的自由爵士血统展现的淋漓尽致。但你仍然可以看到他的音乐受Hip Hop影响的痕迹:比如采样的运用,比如那种强硬且多变的鼓点,比如翻滚浓重的bassline。但Fly Lo的音乐已经是next level shit了。那种电子爵士的自由感能让他在音乐中讲述更多的故事。
同样的例子还有Four Tet。这名来自伦敦的电子乐艺术家同样集合了从Hip Hop,Jazz, 到后摇,folk等各种元素来营造独一无二的意境。而采样制作也是他的技巧之一。从他最喜欢的10个采样可以看出他对采样艺术的理解之深,之广。从最经典的Old School Hip Hop到Ricardo Villalobos都是他欣赏的范畴。
http://www.egotripland.com/four-tet-sample-flips/
另外,有些艺术家也做着惊人的蜕变。在Digable Planets解散14年后,Buttefly(组合成员之一)更名Palaceer Lazaro来到Sub Pop,与打击乐大师Tendai ‘Baba’ Maraire组成了二人组Shabazz Palaces,迎来了重生。Buttefly虽然还是按着SP-404,但他的音乐概念已经和Digable Planets时期完全不同。Baba给组合加入了神秘的非洲元素,他们的演奏充满了Jazz的即兴和一种原始的粗犷神秘。Buttefly的说唱在很多时候更像是意识流的单调吟诵。他的音乐脱离了那种清新的Jazz Rap变化成了一个难以言述的状态,这在我看来者是Hip Hop最好的状态,也是最富有力量的状态,一种来自于远古的力量。
说到这里,Hip Hop Beat Generations将去向何方?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停止机械的把某些个制作人或者音乐形式定义为Hip Hop,Hip Hop的精神才会走的更远,才会传递的更广。 不得不说,现在很多人只认为自己是某一种或某几种流派的听众,喜欢把自己放到某个盒子里,不愿意出来去探索更大的音乐世界。殊不知,音乐永远都是在融合发展之中,真正伟大的音乐人从来不管所谓“流派”给他们的枷锁。流派归类的唯一作用就是阻止人去接受更有创造力的音乐。
还是英国音乐人Tricky说的好:“现在这些孩子…办些个厂牌然后就给它们贴上‘Trip-Hop’或者‘Ambient Lounge Music’或者‘Intelligent Jungle’的标签。‘Intelligent Jungle’是什么几吧玩意儿?这都是没有安全感的人编造出来的东西。我的音乐生涯从始至终都在和这些狗屁斗争。”
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: 转载自阅耳 EARTALK
这么好的文现在才读到!
喜欢,谢谢作者的观点,不知道能不能转?
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: 转载自阅耳 EARTALK
本文链接地址: Beat Generations: 一代更比一代强 —— Hip-Hop制作的变迁
棒
感谢悦耳,感谢这篇的作者大昊带来的知识
真的很棒!!!
写太棒了!!!醍醐灌顶!!!!
悦耳真心好!